端午节粽子这样吃才健康!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传统节日,人们用赛龙舟、挂艾草、品香粽等来纪念中国战国时期忧国忧民的杰出诗人屈原。但跟着时间的推移,粽子也成为餐桌上的常客,但也要提示警醒我们:端午粽子香,好吃要忌口。
粽子是一种高GI(升糖指数)食物,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患胃肠疾病者若贪吃粽子,极易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另外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患者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因为这几类粽子脂肪、蛋白质含量高,会加重病情。胃肠肿瘤患者,不建议吃粽子,也是因粽子会加重胃肠道负担的缘故。
肉粽和猪油豆沙粽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上述人群脾胃功能虚弱、胃肠动力不足,应该少吃或不吃粽子,凉粽子更要避而远之。因为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高,如过量进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引发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粽子种类非常之多,假如发现粽子内包有鲍鱼、干贝、鱿鱼等海鲜,或香菇等高嘌呤食物时,要特别小心,以免痛风上身。
因粽子黏性大,有活动性假牙的老年人食用时很容易将活动假牙一同粘起,咀嚼时很容易硌伤口腔其他牙齿。有固定假牙者要当心粽子中的枣核,咀嚼时不小心硌到烤瓷牙或全瓷牙时非常有可能发生崩瓷甚至牙面折断。建议带牙套者吃粽子最好切成小块后细嚼慢咽。
建议食用小粽(50克左右),健康成年人单日摄入量建议不超过3个,特殊人群要酌情减量。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支链淀粉含量高。糯米加热后,支链淀粉会糊化,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一旦冷却,淀粉会老化回生,分子间凝固加强,吃了轻易造成腹胀甚至胀痛。
粽子黏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过多脂肪、盐、糖,睡前当夜宵食用,容易导致上火或是胃胀、胃酸过多等消化不良症状,建议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无论生粽子还是熟粽子如果不及时食用,应放入冰箱冷冻,否则极有可能会出现腐败变质。
因糯米在胃内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会引起有慢性胃炎、食管炎的患者旧病复发。
山楂、陈皮这两种食、药皆宜的食物,可以去除吃粽子后的油腻感和饱胀感;同时也可搭配食用一些白萝卜水或麦芽水来促进消化,也可以食用一些青菜、木耳等具有通便功能的蔬菜。当然,也可吃一份水果,来增加纤维质。
值得注意的是,粽子切忌与冷饮搭配食用,不然随之而来的腹痛、腹胀,可能会成为破坏你端午假期的“罪魁祸首”。
一些不良商家用秘密武器来提升产品卖相和节省本金,将干粽叶用硫酸铜浸泡,使其变得和新鲜粽叶一样青绿,这就是大家警惕的“返青粽”。
“返青粽”铜含量往往高出正常粽叶数十倍,在高温蒸煮过程中,粽叶上的铜会游离到粽体,可能会引起人体摄入过量铜金属元素而引发腹泻、呕吐,甚至运动、知觉神经障碍等铜中毒症状,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正常粽叶经过高温蒸煮后绿色会褪去一些,略发黄,一般为墨绿、黄绿、淡黄色。
一摸,加入硼砂的粽子,用手去触摸有滑爽的感觉;二看,煮后糯米颜色发黄;三闻,可以闻到轻微碱味。
不要购买用尼龙绳及塑料绳绑的粽子,因尼龙绳和塑料绳经高温水煮之后,释放出的毒素会渗入沸水及粽子里,从而对人体健康有害。
以上就是食粽小技巧,希望我们大家买好粽,吃好粽,让健康与“粽”华美食同行,最后衷心祝愿大家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