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喉气囊!国内700多万辆汽车紧急召回大众奥迪别克雪佛兰全tm有问题!
作为工业发展的高度集成产品,汽车召回事件我们已屡见不鲜了,但不到两天时间内,两家巨无霸的车企,大众和通用就相继在国内召回超过 736 万辆汽车,这在汽车史上还是相当罕见的。
其中大众集团召回数量为 4,860,029 辆,涉及 2005 年 - 2017 年进口大众、奥迪、西雅特、斯柯达及国产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奥迪等几乎全线的产品。
而通用则涉及进口萨博、欧宝和国产雪佛兰、别克等共 2,529,333 辆车。
虽然很多人开了一辈子车,也没见过安全气囊长啥样。但安全气囊就像是屏幕贴膜一样,平常几乎感觉不到存在,但当危险来临时,才知道有它是多么的重要。
但如果危险发生时,安全气囊不仅不能给你以缓冲保护,还会朝你射出“子弹” 给你以致命一击,甚至开着开着就会“炸”出来,你还能平静的开着这辆车么,估计慢慢的开始骂娘了。
但气囊里不都是气么,怎么会射出“子弹”呢,这就要从气囊的工作原理说起了。
气囊的一部分设计其实来自于火箭,由于汽车发生碰撞时只有 0.2s,而要保证在这么短时间之内将气囊充满气,就需要用到了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
高田气囊使用的推进剂,在潮湿的环境下会发生挥发,使得残留的推进剂变的不稳定和威力更大,当事故发生时,推进剂会更快同时威力更大的燃烧,因此导致气囊增压泵的钢结构破碎并射出,从而造成人员伤害(之前多起事故造成“割喉”失血而亡)。
这个一方面与高田气囊的设计密封程度有关,也和高田使用的是成本更低且易挥发的推进剂有关(成本只有其他公司使用推进剂的 1/4 )
在全世界内,从 2008 年起,高田气囊已经导致 16 人死亡,1000 多人受伤。
而由于高田此前是全球第二大的安全气囊制造商,合作的车企众多,加上有隐患的气囊已经生产多年,所以这次的影响是空前的,几乎所有的车企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截止 2015 年,本田累计召回 1960 万辆,FCA 召回 505 万辆,丰田累计召回 500 万辆,三菱召回 312 万辆,福特召回 150 万辆,宝马召回 202 万辆,马自达召回 203 万辆……
由于最初的事故大多发生在美国,所以美国地区是最先启动召回活动的,随着全球召回的启动,截止目前,全球范围因高田气囊问题而召回的汽车数达到 1.2 亿辆。
在国内,截至 6 月底,已有 24 家汽车制造商召回了 1059 万辆汽车,但占据国内最大销量的几位巨头 —— 大众、通用、奔驰却迟迟没有启动。
于是前段时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执法督查司,就高田安全气囊集体约谈了几大车企(给执法人员点个赞),估计接下来还会有车企公布大规模的召回计划。
日本高田集团成立于 1933 年,本来只是一个经营工业纺织品的家族企业(就是个小纺织厂),1960 年开始生产汽车安全带,1977 年开始生产儿童座椅,1980 年持有高田股份的本田,邀请高田一起研发安全气囊。
随后,1987 年高田推出自己的首款气囊(本田也成了他的大客户,这也导致后来本田被坑惨了),慢慢的变成为世界第二大安全产品生产商,产品涉及汽车安全带,以及儿童座椅、方向盘系统等。
市场做大了的高田首先想到的居然是减少相关成本,1995 年时高田就被强制召回了涉及 842 万辆车的安全带,原因是使用成本更低的 ABS 塑料插扣,导致长时间阳光照射后变脆易碎,从而出现没办法打开的问题。
这次影响深远的气囊问题也基本是一个套路,为降低成本高田使用了成本更低但存在隐患的硝酸铵推进剂(高田是唯一使用硝酸铵作为推进剂的),而其他安全囊制造商使用的则是价格更高但更稳定的硝酸胍。
并且在 2000 年内部测试时,高田就发现了存在问题,但选择了隐瞒;后来本田测试时发现存在隐患,也反馈给了高田,也没有引起高田的重视,反而继续生产(还能怪谁呢?),最后导致全球受影响的气囊达到了 2.3 亿个,涉及上亿汽车。
被坑惨了的车企们也都表示,以后不会使用高田生产的气囊产品,而因为各种诉讼和赔偿,高田也已经负债超过 1 万亿日元( 584 亿人民币)已经申请破产。
由于这次大众和通用公布的召回车型众多,数量是以百万计的,所以只能按照隐患程度和严重程度分批召回,具体车型和批次可以借鉴以下表格。
(不过最迟的一批要到 2019 年才召回是个什么鬼,知道了有隐患我还敢开车么,还有能不能学学人家惠普,依照国家规定可是三倍赔偿!)
如果你的车在这次召回之列,那么在召回开始时间后,通用会通过售后服务中心主动与你取得联系,安排免费更换事宜,而大众则是通过经销商联系你,安排免费维修事宜。
- 上一篇: 【48812】干了15年塑料从业者吐露心声:生意真难做好累想抛弃!
- 下一篇: 标致-太平洋汽车